信用卡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支付方式之一。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偿还信用卡债务,于是会考虑求助亲友、信贷公司等途径进行借贷来帮忙还款。这样做会不会导致被起诉呢?下面,将从法律、银行、债权人等各方面分析,介绍帮忙还信用卡是否会被起诉的问题。
一、信用卡债务的法律性质
1、信用卡债务是一种合法的民事借款行为,属于民间借贷合同关系。因此债务双方应当遵守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如按时归还本金、利息等。若借款人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偿还债务,属于违约行为,对方可以依法采取法律措施来追究其责任。
2、债务人拖欠信用卡债务属于违约行为,银行或信贷公司有权将债权转让给第三方,即是委托催收公司进行追债。银行或信贷公司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追回欠款。
3、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合同的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因此如若遇见月息高于2%的非法借贷,不仅无法得到法律保护,还可能被起诉,承担法律责任。
二、帮忙还信用卡是否会被起诉
1、直接还款:帮朋友或亲戚还信用卡当月消费账单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这是明确约定的当月消费所产生的消费人应当承担的义务。不过,如果债务人不久后依旧无力偿还,建议不要再行帮忙还款。因为如此频繁的还款行为,可能会让银行怀疑借款人的代偿行为,拒绝以此为由进行债权追溯。
2、债务转移:一些债务人会通过聘请债务公司来完成信用卡债务转移的方式,这类转移行为一般是将信用卡债务卖给债务公司,再由公司通过特定的追债方式来实行还款。此种方式在法律上属于转让债权而非转让债务,信用卡原债务人的义务并未因此减轻,因此在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帮助债务人使用此种方式还款,不会涉嫌犯罪或民事责任。
3、弃权放贷:一个人将其信用卡债务转移给第三人,在第三人半年内却不曾采取还款措施,且在债权人的央求及催收下依然不予履行还款义务,这就构成了信贷诈骗。因此,弃权放贷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承担风险上,都是违法行为。
三、求助亲友还信用卡如何避免被起诉
1、建立书面借款合同:双方应当明确借款数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利率等详细内容,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合同签订。借款人应当按时履行还款义务,保证合同的有效性。
2、遵守合同约定: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应当提前向债权人沟通并寻求谅解。双方可以协商延迟还款期限,或者改变还款方式来减轻债务人的还款负担。
3、避免重复代偿:同一个债务人在短时间内多次得到亲友的代偿行为,可能会被银行怀疑为透支代偿的行为。因此,建议一旦代偿结束后,债务人应当及时主动归还代偿人的款项,或者协商一个明确的时间来进行还款。
帮忙还信用卡的行为本身并不犯法,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对于债务人而言,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通过积极借款人负起责任来避免银行和债权人的诉求。借贷行为也涉及利益的博弈,在遵守法律的需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来做好风险控制。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