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捷信信用卡作为自己账户的默认付款方式后,很多人发现他们的信用卡被捷信扣去了一些钱数。然而他们并没有签署任何关于此项操作的同意书,因此,很多人惊讶地发现自己当下遭受到了金钱的损失。这场轰轰烈烈的事件把捷信公司置于了批评的风暴之中,引发了人们对于合法性的讨论:从信用卡扣钱犯法吗?信用卡网将以此作为主线,介绍捷信从信用卡扣钱犯法吗的问题。
一、捷信公司的信用卡扣款事件
1、事件的背景及介绍
捷信公司自上线以来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多声誉,部分原因是它的快速贷款流程和新的金融模型;自从实行把信用卡默认设为付款方式后,许多人的账户被扣款,他们并没有签署过这种操作的同意书。
2、事件的起源
这件事的起源始于一位用户反应消费券提现需要填写信用卡信息,之后,该消费券购买页面被默认选中了信用卡付款。该用户购买该消费券后,在发现信用卡被扣了付款额之后,便在微博上发出了对这一事件的质疑,这一新闻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扩散开来。
3、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发酵,迫使官方公开了情况说明。捷信公司在声明中承认它们已经默认将信用卡设为其账户的默认付款方式,这一方式已经被运用了几个月。的解释是,这仅仅是一个错误的操作,已被纠正,道歉说相信大部分客户会感到相当满意。
4、事件的影响
捷信并没有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去返还已经被扣去的钱数。相反,捷信机构仍然通过多次扣款行动,用户不得不自行前往关店公司寻求解决方案。此事导致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恶化。虽然公司后来承认这是一次错误,并向客户致了歉,这不足以排除问题和不便。
二、从法律角度分析,捷信从信用卡扣钱犯法吗?
1、民事法的角度
据《民法通则》规定,任何行为都必须通过事先告知同意的方式获得个人授权。发生在捷信公司身上的问题恰恰是没有向持卡人获取授权并再次确认付款方式。
2、合同法的角度
角度一:无形合同
当您在信用卡、消费券、押金等场所进行购买的时候,商家往往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默认将信用卡设置为默认付款方式,这一点相当于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合同”,由于并没有告知消费者,所以这一伦理和法律是很难被承认和被接受的。
角度二:有效合同
这种情况下,需考虑如下两种方案:在付款前,官方应当明示您在此处进行预授权;或者让您在购物的最后一步中进行确认,实际上捷信在这点上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也就是说,他们这一次的行为可以通过合同法来至少被视为不合理,如果不作为不合法
3、金融法的角度
我国金融法对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若银行绕过个人户头就将这类扣款行为实现,就违反了法律的实质原则。
我们不能否认,在捷信扣除信用卡款项的这件事上,不仅反应出了的不专业,也体现出了他们与公众之间普遍的信息差。就法律而言——从捷信从信用卡扣款涉及法律的角度来看,如果用户没有明确授权其信用卡的付款方式,捷信这样的行为则是犯法的。捷信公司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骄傲和不合作精神也可以作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警示作用。对于消费者们,建议购物时一定要注意,查看相关网页,或者是二次确认银行授权、协议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上文已经说明,捷信从信用卡扣款未得用户明确授权而进行的做法简直是违反法律和伦理的,这样的不专业表现更为捷信树立了一个不好的声誉。
如果消费者要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在购物前仔细了解相关支付协议等,二次确认,才能增加您的资金安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