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微信支付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一款支付方式。有很多人在尝试用微信支付信用卡的时候却发现不支持,为什么信用卡不能在微信上支付呢?信用卡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行总结。
一、微信支付限制
1、微信支付仅限中国大陆银行卡。微信支付是基于银行卡进行的,由于中国大陆银行卡与境外银行卡存在差异,微信支付并不支持在境外使用。因此,如果你在其他国家使用微信支付,会发现无法添加中国大陆以外的银行卡。
2、信用卡不能直接充值微信支付。在微信支付的充值方式中,信用卡并不被允许直接进行充值。只有通过信用卡充值至支持微信支付的第三方平台,然后再将充值后的余额转入微信进行使用。
3、风险管控问题。微信支付限制信用卡充值主要是为了避免透支、套现等风险。信用卡具备一定的透支额度,微信系统并不能判断充值人的还款能力,因此设置限制,以达到内部的风险管控目的。
二、信用卡本身的限制
1、信用卡不适合小额支付。信用卡在使用时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手续费的收取基本都是以百分比计算的,因此,对于小额支付来说,由于手续费占比较高,可能引起用户的不满,对于出现退款等情况,可能要承担额外的手续费。
2、信用卡需要付款人斟酌使用。信用卡充值方式虽然可以充值至第三方平台,再将余额转入微信进行使用,在信用卡的还款周期中,充值人肯定要承担一定的利息、手续费等成本。如果放置信用卡透支不管,可能会导致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套现风险陡增。
3、信用卡用户需慎重选择。即使在第三方平台处充值成功后,将余额成功转入微信,由于信用卡的使用限制,在商场和门店消费的时候,也无法直接使用信用卡对消费进行支付,用户可能需要携带大量现金进行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安全的风险。
三、微信和银行的政策限制
1、银行和微信合作政策。银行和微信合作具有合法性和合规性,合作的银行有政策条款保护,用信用卡充值微信支付后,微信支付顶多感受一下,最终被银行退回用户账户。
2、为防止洗钱,微信需要征信审批。在中国,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防止洗钱的行为,金融公司需要征信审批,意味着当你首次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需要在征信审批的部门进行认证,因过程繁琐,也有部分信用卡在认证时被拒绝使用。谨慎操作是必要的。
3、银行和微信结算方式不同。微信支付和银行结算的方式不同,银行采用T+1的方式进行结算,微信支付采用的是T+0的方式进行结算,由于此种形式对于银行造成交易压力,引起了信用卡不能微信支付的情况。
信用卡网从微信支付的限制、信用卡本身的限制以及微信和银行的政策限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微信支付和信用卡的限制有其不可逾越的道理,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和信用卡时,需要斟酌用途,慎重操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