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不还一般怎么判刑

卡卡 91 0

信用卡不还款,违反了金融秩序和正常的商业信用交往规则,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信用卡不还一般怎么判刑呢?信用卡网从罪名认定、量刑标准、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给出相关案例。

一、罪名认定

信用卡不还一般怎么判刑

1、是否涉嫌犯罪

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前,应首先明确信用卡不还是否涉嫌犯罪。法律规定,信用卡持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还款,致使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经济损失的,应当追究民事责任,未达到犯罪标准的情况除外。

2、罪名认定

如果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涉嫌了刑法规定的犯罪,则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罪名可以是信用卡诈骗罪、构成盗窃罪或者以“消费欺诈罪”等相关罪名审理。

3、案例分析

2018年9月25日,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对某人起诉,称该人使用他人名下信用卡进行某大型商场消费,在未得到合法授权的情况下盗刷他人信用卡共计1.32万元人民币,给被害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量刑标准

1、影响因素

进行量刑前,法院将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是否已经归还欠款、违法获利数额、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具体而言,罚款、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等处罚是固定的,想要避免刑事处罚或减轻刑罚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2、量刑标准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等涉及金融领域的犯罪,其活动对象为中小投资者,犯罪所得一般属于其中之一。一般情况下,该类犯罪的量刑档次属于轻、中度。

3、案例分析

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街道派出所侦破了一起盗窃信用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从受害人家中盗窃信用卡,然后在多个商场使用该信用卡购买商品,涉案金额12万元。后经法院审理,犯罪嫌疑人因盗窃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

三、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

信用卡不还存在行为人的自愿性,即自己决定未还款、迟迟不还等行为,属于有明显的主观恶性。这种主观上的恶劣态度往往会得到法律的严惩。

2、客观因素

客观上,保持良好的偿还信用记录,及时处理逾期账单都是避免信用卡不还的有效措施。对于那些没有还款能力的人,需要及时与银行或券商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方案,避免恶化情况。

3、案例分析

2019年5月,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被告人因信用卡贷款逾期未归还,被银行调查后进行了法律追逐,最终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的刑罚,可以看出在这起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是该被告被判处刑罚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用卡持卡人和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交往是一个信用博弈,对于不良的行为,法律会给予严厉的处罚,保持优良的信用记录、做好账单管理,及时进行还款可能是最有效的避免信用卡不还引起的法律纠纷。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